“头还晕不晕,来,我给你量个血压。”这是近日经开区人民医院内儿科主治医师杜洁在走访辛市街道权家村贫困户权天夫的场景。今年55岁的权天夫,没有子女,一人生活,罹患语言障碍、高血压病,需常年服药。每次走访权家村时,杜洁都会去他家看看帮他检查身体询问近期身体状况、是否按时用药等情况。

1998年,19岁的杜洁来到经开区人民医院工作,成为了一名内儿科医生。工作风险大、责任大,病人家属要求高、不理解,压力大是儿科工作的真实写照,所以从事医疗工作者大多数都不愿意干儿科。“患者来到医院都是想得到医生的帮助,他们相信医生的医术才求助于医生。看到孩子们难受,我真的很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消除病痛。”杜洁以她强烈的责任心和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爱心在医务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

每天早上杜洁都会以整洁的着装,灿烂的微笑准时出现在儿科病房,与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病情。科室的每一个患儿她都能准确叫出名字,对每一个她治疗过的孩子,都如数家珍般的熟悉情况。“在儿童临床工作中孩子不会说或者描述不准确,只能痛苦的用哭、闹来表达,家属产生焦急情绪医患矛盾就容易发生。所以我会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尽快熟悉孩子的基本情况,耐心细致地解释孩子的病情、诊疗方案,倾听他们的心声,困难最大努力争取家属理解和信任,这是就诊第一关。”
“信义街道午赵村有一位近70岁的刘老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子。老伴行动不便,两个孙子从小身体弱经常来找杜大夫看病。刘老太又因患青光眼视力不好需要治疗,也会找杜医生帮忙挂号到引领到科室治疗。时间长了,老人一家对杜大夫非常信任,就连老人儿子打给老人的生活费,老人需要取钱都会找杜洁帮忙,并把取款密码放心的告诉她。”杜洁同事王旭阳说。从医多年,杜洁用仁心仁术为患儿解除病痛折磨,用医者大爱温暖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身处弱势的患者。

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医疗经验丰富的杜洁又主动请缨,成为经开区人民医院“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团”的队长。她经常挤出工作之余时间,入户走访、下乡义诊,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同事们积极参加健康扶贫工作。“脱贫攻坚是国家大事,困难群众也有健康需要,我们医生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尽早解除病痛,减少因病花费,这样也能帮他们早日脱贫。”
从常规检查到生活方式、家属病史等询问,现场诊疗、用药指导,每次下乡义诊,杜洁都认真细致的为每一位前来咨询、治疗的群众给出最详细的建议和意见。为慢性病患者制定健康计划,为行动不便老年患者和贫困人群提供上门治疗,当遇到贫困户不在家时,她会两、三次地上门入户直到见到患者本人完成检查为止。

“刚到权天夫家的时候和他沟通比较困难,幸好老人的哥哥帮忙才能顺利做完检查。随着来访次数的增加,老人与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信任到配合,现在老人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且很稳定,我感到十分地开心。”杜洁高兴地说。
黑杨村的闵宏财老人身患高血压病、脑梗塞等慢性疾病,每次见到杜洁来上门服务,就会流下感动的眼泪直夸“党的扶贫政策好,家庭医生服务好,杜医生好。”